吳漢忠

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 主任

研究主題 : 抗體藥物開發、腫瘤生物學、分子病理學、病毒學

學歷 :

台灣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 

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 代理主任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 代理執行長

中央研究院智財技轉處 處長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代理所長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副所長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研究員

臺大醫學院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病理學研究所 合聘教授

研究摘要 : 

我的研究主要是致力於癌症及傳染病兩大研究領域的基礎與轉譯醫學研究。由於多數化療藥物並沒有在腫瘤部位聚集的特性,導致藥物進入體內容易引起正常組織產生細胞毒性。因此,本實驗室利用微脂體藥物(Liposomal drug)和噬菌體顯現(Phage display)平台開發的胜肽或抗體片段的組合,開發的標靶抗癌藥物輸送系統,將藥物精準傳輸至腫瘤部位。目前,本實驗室已研發出數種在癌細胞、癌幹細胞(CSCs)和人類胚胎幹細胞(hESCs)的重要細胞表面受體,並驗證它們在腫瘤發生與幹性(stemness)的作用。我們發現EpCAM的細胞外區域(EpEX)可與EGFR結合後,活化其下遊訊號而促進腫瘤生長。同時,本實驗室研發出可用於治療結腸癌和胰腺癌的anti-EpCAM治療性抗體,並驗證該抗體殺死癌細胞的分子機制。在登革熱的研究中,我們成功開發了高靈敏度和專一性診斷試劑盒,包括唯一能夠成功鑑定所有四種登革病毒血清型的試劑盒。同時也開發出用於治療登革熱的人類化和全人類治療性抗體,並釐清登革出血熱之致病機轉,確認登革病毒的增強抗體與抗原決定位,並開發出對抗登革病毒的安全有效疫苗。本實驗室已成功建立兩個用於開發治療性抗體的平台,包括使用噬菌體顯現人類抗體庫探索全人類抗體,以及從融合瘤生成單株抗體,然後進行人類化與親和力成熟化技術。迄今為止,本實驗室透過融合瘤技術開發出對抗28種標的分子的550種單株抗體,並透過噬菌體顯現產生對抗29種標的分子的327種人類抗體。同時已成功開發出一個高質量的噬菌體顯現人類scFv庫,利用噬菌體顯現、人類化和親和力成熟化技術,目前已開發至少15種具潛力的治療性抗體,包括anti-IL-6I期試驗)、anti-VEGFR2(前臨床試驗)和anti-EpCAM(前臨床試驗)治療性抗體。

研究進度 :

研究至今共計發表超過107篇論文於知名國際期刊及申請92項專利,其中64項已獲得專利。目前有48項專利包含了16項技術已成功授權給生技公司,5項技術授權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或已成為市場銷售的產品,另外有7項許可專利正在進行前臨床研究。研究成果不僅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價值,也為生物技術產業和藥物開發的發展做出了具體的貢獻。

人才培育 : 

研究至今,共指導了33位碩士生、25位博士生,與超過26位博士後研究員或研究助理。目前已有6位分別在台大、清大、北醫、高醫與義守等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18位以上在國內外藥廠或生技公司擔任要職。

其他資料 :

Ÿ   2008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Ÿ   2010第五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

Ÿ   2011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Ÿ   2011, 2012, 2013 三次國家新創獎

Ÿ   2015 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生技講座

Ÿ   2015 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Ÿ   2015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Ÿ   2018 科技部特約研究員獎

Ÿ   2018 國際傑出發明家終身成就獎

Ÿ   2018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Ÿ   2019 科技部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Ÿ   2019 科技部價創計畫,5千萬元/